亲子节目
常规节目
季播节目
节目互动
答题互动
节目参与
动漫卡通
卡通自制
热播推荐
萌娃秀
萌娃购
麦粉学堂
知识学堂
麦咭商城
商城热卖
精品店铺
作者:朗读君
来源:朗读君(ID:langdu120)
知乎上有个问题:父母做的最伤害你的一件事。 翻阅了几百个答案后发现,网友们的答案出奇地一致:父母在众人面前羞辱自己。 尤其是,越是人多的时候,他们骂的越起劲,打的越凶狠,丝毫不给孩子留一点尊严。 很多家长一直奉行着一个观念,叫“知耻而后勇”,可如今,知耻的孩子,真的后勇了吗? 我看不见得…… “在公共场合教育羞辱孩子的感觉,爽翻了” 不久前,博主@燃君的燃 ,在微博上分享了她看到的一幕: 小女孩对男生好奇,跑到男厕所去看。 女孩才两岁多,还没上幼儿园,偶然看到男生下体和自己不同,就特别好奇,想问。 但是妈妈说那是羞羞的,不能看,于是她就往男厕所跑。 去男厕所的事被女孩的家人知道了。姥姥拿着个衣架,不停的戳着女孩脑袋: “你还干不干了!干不干了!丢不丢人! 说话你不听,我们家有你这么丢人不要脸的孩子吗! 一会回来让你妈治你。” 小女孩不敢吭声,姥姥继续拿晾衣架戳她脑袋,最终女孩哭了起来,姥姥更凶: “还有脸哭,还哭是吧,赶紧给我住嘴!” 妈妈回来了,姥姥上来就告状。 妈妈一把把女孩从沙发上拖下来,在地上拽了好远,一边说: 走!走!你不是喜欢看吗?我给你弄到男厕所,你今天就睡里边,叫你看个够! 女孩发出杀猪般的哭声,女孩妈妈说: 还敢哭!给我住嘴,123,停,还哭还哭! 说着,拿起晾衣架打她的头。 小姑娘不停止哭泣,她就一直连打带拽。 周围人挨个劝,可是越劝越来劲,足足折腾了一个小时。 敢问,一名才2岁的女孩,怎么可能懂得什么丢不丢人、什么是害臊? 本该是最佳的性教育时机,小女孩却被姥姥和妈妈当众羞辱,这份羞辱,持续时间长达1小时之久。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,不管是姥姥还是妈妈,在用当众羞辱的方式教育孩子时,她们的状态是特别兴奋的,对外涌现出的,是自己道德感强烈、高高在上、趾高气昂的态度。 她们仿佛在向周围所有的人宣誓: 我家孩子不是好人,我才是好人,那个有着高尚道德和优越感的好人,你看我对孩子多严格,我可千万不能惯着自己的孩子。 同时,他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: 在公众场合教育羞辱自己的孩子,那感觉真的爽翻了! 顺便借此机会,将孩子的自尊心,踩在脚底下狠狠地碾压。 最后,她们坚定地告诉大家: 我这是为了孩子好,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长记性。 是呀,孩子确实长记性了,再也不会去男厕。 但她或许再也不敢亲近妈妈和姥姥了,因为她们发飙的样子,已经深深印在了她的脑孩子;甚至,经过这件事后,很可能患上“恐男”。 还有一种父母,也爱羞辱孩子,他们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,激发本不太优秀的孩子。 近年,黑龙江一位爸爸,在女儿所在班级微信群里,发了一条“打女儿”的视频: 在女儿刷牙时,爸爸冷不丁地上前给了她两巴掌,女孩瞬间被吓哭。 后来得知,这位爸爸动手打人的原因,是当天孩子班主任发来语音,说孩子上课搞小动作。 在跟老师探讨管教问题时,老师说“你养十年了,你管不了这孩子,这孩子在我这待仨月,我也管不了”,这句话让李先生越想越气,才动手打孩子,想证明给老师看。 可悲! 可悲之一,爸爸管教孩子的目的,竟然是证明给老师看,仅仅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,满足自己的虚荣心。 可悲之二,爸爸竟然将暴力管教孩子的视频公之于众,孩子颜面何存?回到学校后,老师和同学又该如何看待她? 很多家长,都习惯用侮辱孩子的方式,来激励他成长,继而将辱骂孩子,当成了一种习惯。 轻者是语言侮辱:你怎么这么笨?这点事都做不好? 重者则是暴力殴打:就如上面的爸爸一样。 我们不否定,每个用批评式教育的父母,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一旦教育过了度,批评上升成了侮辱,最终教育下的受害者,就是我们最亲最爱的孩子。 羞辱式教育 是扎向孩子心口的一把刀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说过: 想要摧毁一个孩子,就当众出他的丑,当着外人的面损他、贬他,让他无地自容。 就在今年立春那天,一位10岁的男孩,因为成绩不好,被自己的亲爹,打过骂过后,扒光衣服赶出家门。 此时,男孩的身上,仅有一条遮羞的内裤。 寒冬腊月,男孩只能蜷缩在楼梯过道,全身的冰凉,都抵不过那颗被父亲羞辱的冰冷内心。 10岁的男孩,早已有了很强的自尊和隐私意识,他躲在角落、难堪不已、浑身冰凉的经历,或许长大后每每想起,都会感受到当时的寒风瑟瑟。 这位爸爸将孩子的颜面打得稀碎,自尊践踏得体无完肤的样子,可怕得令人毛骨悚然。 家长总认为,扒光一个小孩的尊严,就能让他学会服软,从此温顺乖巧,不敢越雷池半步。 可当孩子被家长羞辱得不敢反抗,他的内心却也已是伤痕累累。 这些家长,还在为自己明面上的胜利,洋洋得意。 可你们知道吗? 羞辱式教育的杀伤力,远不止如此。 一旦孩子开始反抗这份“羞辱”,后果或许比你想象的更严重! 有一位品学兼优的初中女孩,在13岁生日的前几天,从11楼家中纵身一跃,离开了她曾深爱的世界。 女孩的遗书中有一句话,激起了千层浪: 其实我是活该,我是自己见过的,最肮脏的人。 我若留下来,是对同学们的污染,我明白。 我只是希望,可以用生命的代价来弥补我曾犯下的错,不论别人是否原谅,我都不会原谅自己。 13岁的女孩,竟然形容自己“脏”到以死谢罪的地步? 其实“脏”的,不是女孩,而是她的班主任! 一个月前,女孩和同学发生纠纷,班主任介入后,当着全班面,对女孩进行过长达20分钟的“批斗”,语言极尽羞辱: “你这么肮脏,别污染我们全班同学......你真的很脏、很坏......你不适合就转学......” 和同学发生纠纷在正常不过,作为班主任,好好批评教育便是。 可谁又能想到,批评竟然上生成了“侮辱”,孩子的自尊如同零落成泥的落花,被班主任狠狠地践踏...... 女孩辗转反侧,不堪重辱。 历经了将近一个月的自我“批斗”后,被迫接受了“肮脏的自己”,并选择了自我了结“肮脏的生命”。 《教育的选择》一书中说: 当众责骂羞辱的话,像一把刀子在孩子身上狠狠扎下,留下无可愈合的伤疤。 在女孩的心里,当众羞辱的话,已经不是千刀万剐般的伤痕,而是推向地狱的死亡之手! 论错不伤娃自尊 是父母的必修课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: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,我们种下什么因,就会结出什么果。 当孩子犯错了,家长应该怎么做,才是真正需要关心和在意的。 如何能论错而不伤孩子的自尊,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之一。 1、“关起门来”教育孩子 古人训“家丑不可外扬”。 当孩子出现错误,父母应避免当众指责,回家后再“关起门来”教育孩子。 教育孩子也不是大吼大骂,首当其冲就是——理解,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,并接纳现状,慢慢引导他改正错误。 哲学家约翰·洛克曾说: 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,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,因而也会更小心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。 因此,千万别抱着“孩子出丑,就能达到教育目的”的心理,否则孩子对错事的愧疚,很容易就会转化为愤怒和抵触。 并不是只有家长自己的面子才是面子,顾及孩子的面子,也是在顾及自己的面子。 人前不教子,就是对所有犯错孩子最好的尊重。 2、给孩子改过后真诚而具体的鼓励 孩子改过自新后,一定要真诚而具体的表扬他,而不是敷衍了事!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,自己的每一次进步,父母都有用心地关注,是时刻把他放在心上的。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言: 数子十过,不如奖子一长。 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们越发地鼓励家长,对孩子进行“夸奖鼓励式教育”的原因。 将鼓励和表扬落实到位,并给予他足够的尊重,就是孩子不断向上的动力。 3、人前不否定孩子 大多数时候,家长都会习惯性地用否定来表达谦虚,尤其是在孩子身上。 “你家孩子这次成绩不错,考了班级前五,在家学习很自觉吧?” “哪里哪里,他天天就知道玩手机,这次是运气好。” 这样的对话,在家长之间屡见不鲜。 为什么家长总爱否定自己的孩子? 他们的心理是,用“谦虚”的方式来赢得人际关系,以免自己成为“被枪打的出头鸟”。 这样谦虚到不符合事实、甚至是贬低孩子的话,如果被孩子听到,他会怎么想? “原来妈妈从来都不肯定我的努力” “原来我在妈妈眼里如此不堪” 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失望,自尊被践踏地七零八落。 谦虚是一种美德,但过度谦虚,就本末倒置了。 反而当人面夸孩子,给他肯定的评价,他就会拥有更多的自信,去面对未知的人生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: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,保护儿童的自尊心,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。 而保护孩子尊严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从拒绝侮辱式教育开始。 批评孩子可以,但不可上升到侮辱; 教育孩子也可以,一定要关起门来耐心开导。 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,很多时候正是一个不断犯错和改正的过程,而这个过程,是需要我们循循善诱和鼓励关怀的。 所以,别让我们的孩子,淹死在大人的羞辱式教育里!
作者:朗读君,来源:朗读君(ID:langdu120),每日分享小学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各科学习资料和家长教育心得。转载请联系微信号(zsy_538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