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子节目
常规节目
季播节目
节目互动
答题互动
节目参与
动漫卡通
卡通自制
热播推荐
萌娃秀
萌娃购
麦粉学堂
知识学堂
麦咭商城
商城热卖
精品店铺
黑龙江一个12岁男孩竟被父亲活活打死!究竟什么事让一个父亲对亲儿子下此狠手?
11月2日,男孩在手机店偷了4部手机,价值5000元。
在外打工的父亲当即买车票回家,想要教训一下儿子,却由于下手过重,直到儿子出现口渴、疼痛乃至休克症状,父亲才意识到情况不对,连忙将他送往医院。
可惜,抢救无效死亡,父亲也因此被刑拘了。
眼看就养成人的儿子,就这么没了,好好的一个家,也要散了。
虽然孩子做错了,评论区却纷纷指责父亲:
“偷手机就证明教育的缺失了,结果继续用最失败的方法教育孩子导致孩子死亡,悲哀。”
“平时不好好教,真做了偷盗的事,就往死打。”
连手机店店主都痛心:“上火好几天,两天没吃饭。孩子咱都可以原谅,好好教育教育,不至于打死了!”
是啊,孩子做错事,得到点惩戒可以理解,但他罪不致死。
虽然这位父亲只是无心之失,但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:孩子犯了错,可以小惩大诫,但要注意分寸。
严惩≠教育。
老一辈人教育孩子时,信奉棍棒教育,常说“孩子不打不长记性”。
为了让孩子“长点记性”,就往死里打、往狠处打。殊不知,被打怕了的孩子,得到的不是教训,而是恐惧和逃避。
宁夏永宁县一个6岁女孩失踪,警方第二天找到了她的尸体,凶手是她12岁的哥哥。
原因既令人悲伤又令人愤怒:
女孩跟哥哥玩耍时,不慎从一个木架上跌落,头部着地,当场昏迷。哥哥怕被家长责罚,就用木架敲其击头部致其死亡。
哥哥不怕妹妹伤势是否严重,不怕杀人的后果,但却害怕被家长责罚!
多么荒诞的逻辑,却又真实发生了。
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海姆·吉诺特说过:“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,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的时候变得更加小心,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,更有技巧地不被察觉。”
对于经常被严惩的孩子来说,是非对错已经不重要,生死也不重要,如何隐瞒真相、避免自己被惩罚,才是最重要的。
现实中这样极端的例子虽然是少数,但孩子为了逃脱惩罚想尽办法隐瞒自己的罪过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犹记得《家有儿女》中的鼠标,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被爸爸打,他犯错后第一件事就是想怎样逃避惩罚。
有一次,他考试不及格,就偷偷涂改了分数,结果被老师发现。
他担心爸爸知道后又打他,就离家出走了,几天没吃没喝,担惊受怕的样子真是让人心疼。
我们惩罚孩子,本意是让孩子学好,但太过残酷的严惩却会适得其反,逼得孩子铤而走险。
西方谚语说:野蛮的方法培养不出文明的绅士。
同理,用严惩也培养不出明是非、知对错、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孩子。
我也曾经迷信严惩,因为效果立竿见影。
儿子小时候稍有出格行为,我就对他扬起巴掌。
奶奶过来拉架,我还很生气:“你别护!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。”
被我暴揍一顿的儿子,果然乖乖就范了,我还因此向婆婆炫耀我这个方法简单高效。
可儿子上小学之后,我发现我越来越难制服他了。每当他惹人生气时,我就警告他:你再这样我不客气了!
儿子要么说:“不客气就不客气!有什么了不起!我偏要这样!”一副“你还能拿我怎么样”的嘴脸,让人越发恼火。
或者干脆主动领罪:“不就是打一顿吗?来吧来吧!”崛起屁股让我打。
然后他犯下的那些过错,一点也不会改。我对他的惩罚,反而让他心安理得地躺在错误簿上不思悔改,让人很是头疼。
究竟怎样才能让一个犯错的孩子“长记性”?
直到我看到了一本书,才终于意识到:严惩不但不能教孩子学好,还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,越来越难管束。
简•尼尔森在《正面管教》一书中,归纳出孩子受罚后的四种回击方式:
①愤恨:“这个不公平,我不能相信大人。”
②报复:“这回他们赢了,但我会扳回来的。”
③反叛:“我偏要对着干,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。”
④退缩:a偷偷摸摸——“我下次绝不让他们抓到”;b自卑——“我是个坏孩子。”
长期被严惩的孩子,其行为就建立在这些想法上。
所以他们犯错后,才会屡教不改。所以他们明知自己错了,还跟家长对着干。所以他们长大了,翅膀硬了,家长就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制服他们的办法!
严惩,从来都不是教育孩子学好的手段。
孩子犯错后,究竟如何做,才能既达到教育目的,又不伤害亲子关系呢?
主持人窦文涛说,父亲的惩戒方式就很艺术:雷声大,雨点小,折腾了半天只是造一下势,没有给他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,他也能父亲的态度中意识到自己做错了。
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则提出过一个“无言自威”的操作:当孩子做错的时候,你可以盯住他,看他一分钟。
长盯1分钟,这在心理学上叫做“长目光”,本身就带有警告和威胁的意味在里面。
这么长时间的注视,孩子心里也会难受,已经起到了惩戒的作用。
而且有外人在场的时候,长目光还能维护孩子的面子,虽然他难受,但知道父母已经尽可能维护自己了,内心也会更容易接受。
法国教育家卢梭还提出过一个“自然后果惩罚法”:当孩子犯了错,让他承担自己过失所遭来的直接后果。
“自然后果”,即跟孩子行为有直接逻辑关系的后果。而非家长的吼叫、打骂、罚写作业等“人为制定的后果”。
去年冬天,贵阳一个8岁男孩因为太调皮,把班上的班牌弄坏了,学校要求他赔偿。妈妈就说没钱,让他自己捡废品换钱赔偿。
这就形成了一个很直观的逻辑链:
事实:损坏公物→赔偿→没钱。
后果:只能自己挣→捡废品换钱。
男孩无奈,只得冒着冬日的严寒,背着一个大编织袋,走上拾荒的道路。
男孩妈妈说,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弄坏学校公物,平时教育他当耳旁风。为了给他一个教训,才想出这个方法。
这就是“自然后果惩罚法”的应用,既不打骂孩子,又避免了孩子受到伤害,只让他承担自己过失的直接后果。
这次经历也让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表示以后绝不再犯。
《人民日报》还曾提出过惩罚孩子的10个科学方法:规劝、罚坐、帮忙做家务、画画、罚站、没收心爱东西、看书和写字、排豆子、禁止某些权力和要求……
孩子犯了错,有这么多温和的惩罚方式。
千挑万选,不选伤害孩子的方式。千算万算,不算孩子受委屈的方式。
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说:“孩子的成长是螺旋式的,要自己不断去试错,才会知道前进。”
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
每一次犯错,都是获得新知的契机。每一次糟糕的体验,都是明辨对错的机遇。
犯错是成长的常态,大人尚且在错误中积累经验教训,孩子为何不能在错误的经历中获得成长呢?
女儿最近得了喉炎,连续吃药快一周了。这一周来,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亲手和药。
她学我的样子,剪开药品包装袋,把颗粒倒进喂药小碗,往里面倒三勺水,再搅匀。
第一次做这件事时,我特别着急:她倒药品时,洒在外面的颗粒比倒进碗里的还多,倒水时又把水淅淅沥沥洒在桌子上,搅拌时又洒出来一些药汁,一次的药量被糟蹋掉一半。
我本不想她再插手此事,可每次她都坚持自己和药。
我只好耐心教她:剪的时候弹两下,让药沉到下面,然后从上面剪,剪好对准小碗再倒。舀水时离得近一些,搅拌时慢一点。
现在吃药第五天,无论药还是水,她都很少再洒了。
教育学者尹建莉说:“没有哪一次错误是白犯的,即使相同的错误,每一次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。”
孩子犯错不可怕,可怕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。
被耐心教育过的孩子,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从而有的放矢,及时改正。
愿我们的孩子,既有不怕犯错的底气,也有错而能改的大气。生活没有严惩的痛苦,只有被世界温柔以待的欢悦。